11.10 开馆主题讲座 | 巫鸿:《空间的敦煌:重新讲述莫高窟的故事》
我们需要记得敦煌是一个实际的社会地理空间,
而莫高窟—— 一个位于敦煌南端二十五公里处的佛教建筑群
—— 只构成了这个地理空间的部分。
——巫鸿《什么是敦煌艺术?》
历史上的莫高窟属于一个更大的文化和自然空间,
也只有在这个空间中才真正显示它的意义。
—— 巫鸿《空间的敦煌:走近莫高窟》
任何访问莫高窟的人所看到的洞窟并不按年表排列,而是重重叠叠、大小悬殊、相互参差,将一公里长的崖面化作一个宏伟的“蜂巢”。这种“未经消化”的空间经验是常规美术史叙事所希望克服和消解的对象:通过将混杂的洞窟按照内容和风格进行分类和分期,组织成线性的历史进程,创造出一个井井有条的莫高窟历史。但这个历史仅仅存在于书本之中,而不再是现实中可触可视的窟室和崖面。这个时间性的叙事取代了洞窟的空间存在,也屏蔽了与空间相关的各种感知和探索。(节选,《空间的敦煌:走近莫高窟》)
讲座简介
讲座结合《空间的敦煌:走近莫高窟》一书的基本概念,讨论如何以“空间”作为研究方法,思考莫高窟与环境的关系,其建造过程,以及历史上的人们访问这个圣域的实际经验。空间感知的工具首先是身体,然后是眼睛。以空间角度开发敦煌美术资料因此必须首先启动身体和视线的关键作用。此讲话聚焦于两点,一是如何从空间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莫高窟的建筑过程和整体形象的变化,二是通过想象的旅行去理解不同的石窟设计。
活动也将邀请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陈菊霞、展览策展人周真如及参展艺术家彭薇三位嘉宾进行深度对话,围绕展览“境象敦煌”中的艺术创作与展览构思,从各自的学术、策展与创作视角探讨敦煌文化的历史遗产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再现与转化。
活动详情
活动详情
时间:11月10日9:30 – 11:30
地点: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1687号长阳创谷
长阳会堂多功能厅/线上直播
讲者简介
巫鸿
巫鸿,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哈佛大学名誉博士,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和策展人。现任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及该校东亚艺术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王宽成客座讲席教授。
嘉宾简介
陈菊霞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敦煌文献、敦煌石窟图像研究。出版专著《敦煌翟氏研究》《敦煌与隋唐城市文明》(合著)《了不起的敦煌》(合著),发表论文40多篇。
彭薇
“境象敦煌”参展艺术家,她将中国传统和历史的实践与国际当代艺术实践进行对话,拓展和颠覆了中国古典水墨画传统,因而广受赞誉。
周真如
“境象敦煌”策展人,建筑史学者,现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作,曾于芝加哥大学与敦煌研究院学习和实习。从事敦煌建筑研究,整合建筑图像、石窟与木构建筑等传统研究对象,揭示古代佛教建筑艺术的综合空间艺术。
主持人简介
范白丁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研究关注美术史学史、图像志传统、文艺复兴艺术理论、世界艺术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