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听非遗传承人史敦宇讲述

敦煌壁画复原艺术的背后的故事,

重新发现敦煌,感受那份初见时的震撼与感动。

《敦煌初见时》

非遗传承人史敦宇亲临现场签售和讲座互动

从乐舞飞天到世俗生活的112幅敦煌复原画

史家两代人坚守敦煌复原艺术的背后故事

敦煌当代美术馆以“境象敦煌”作为开馆首展将于11月11日正式面向公众,展览将从多维度展开敦煌文化与当代艺术的对话,并通过丰富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打造成全民学习、交流的艺术场所,推动敦煌文化与杨浦城区发展的深度融合。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它见证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与文化繁荣,将千年的美学与文化气息凝结为一种永恒的艺术象征。然而,岁月的风化、氧化以及人为的破坏,让今日亲临莫高窟的我们只能窥见一壁壁褪色、斑驳的壁画画面。

幸运的是,史家两代人——首批敦煌学者史苇湘、欧阳琳伉俪及其后人史敦宇用七十年的光阴,通过多角度的深入考证和精湛的绘画技艺临摹复原了几百幅敦煌壁画,让我们终于能一览敦煌壁画最初的辉煌模样。《敦煌初见时:敦煌壁画复原艺术精品集》不仅收录从故事画到经变画,从乐舞飞天到世俗生活的112幅敦煌复原画,还讲述了史家两代人70年的坚守敦煌复原艺术的故事。

非遗传承人 史敦宇

1952年出生于敦煌莫高窟,是首批敦煌学者后人之中第一个在莫高窟降生的,由常书鸿先生起名为史敦宇。她自幼跟随父亲史苇湘、母亲欧阳琳两位敦煌学专家出入洞窟,在莫高窟学习绘画和临摹敦煌壁画,并得到了常书鸿、段文杰等先辈大师的指导和传授。作为在敦煌莫高窟生活、学习、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史敦宇常年浸润在敦煌学专家和复原大师的文化圈里,汲取了先辈各专家、大师们的艺术营养,逐渐形成了自我的艺术风格和特点。